
■ 规模宏大正规培训学校
■ 优秀厨师培训示范学校
■ 全实践教学新模式
■ 优秀厨师培训示范学校
■ 全实践教学新模式

办学许可:人社民3501016205017号
最新公告
下馆子可别点这些菜 餐馆点餐有讲究
来源:福州市高厨培训学校 编辑:海峡福建烹饪培训学校 浏览次数:56
餐馆里的菜肴或被包装的高大上或被制作的精美无比、那香味也是我们用家里有限的调味料很难烹调出来的,但是大家有没想过在这一道道光鲜的菜肴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又会让人如何的震撼呢,下面海峡福建烹饪培训学校就跟大家说说餐馆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下馆子可别点这些菜
1.海鲜卖的全是水
海鲜的利润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高。酒楼卖388元一斤的龙虾,很可能进货价就要200多元,再加上租金和人工成本,卖388都未必有得赚,所以只能在秤上做文章。300多一斤的龙虾,短一两就是30多,而且,这部分可都是纯利润。
2.活鱼活虾走过场死鱼死虾全上桌
一般来说,鱼眼突出、鱼肉有弹性、表皮完整的大多是鲜鱼。有些鲜鱼在蒸制过程中肉会裂开,这也是新鲜的标志。鲜虾的尾巴是张开的,头是黑色的,一眼就可以辨认。
3.材料越复杂的菜,可能越不新鲜
餐馆处理不新鲜的原料有两个办法,一是加重口味,用红烧、酱焖等做法,掩盖不新鲜的口感和气味;二是和其他原料放在一起,甚至把主菜变成配菜。所以如果大家下馆子,可以选择多点些“简单”的菜。如果原料只有一两种,不超过三种,那么其中就很难混入不新鲜的了。
4.最暴利的菜是土豆丝
往往越便宜的菜,比如炒土豆丝之类的,利润空间最大。卖10元一盘的醋熘土豆丝,成本1元都不到。其实,据专业食客计算过:其实中等价位的菜,是性价比最高的。瓶装饮料最合算。很多人觉得:平时五六块钱的饮料一进餐馆,身价至少得涨到10块钱,点起来有点亏但其实是最划算的。
餐馆的真正暴利来自于鲜榨果汁,这些都是香精勾兑出来的。一个半个水果,加上增稠剂、果味香精,再倒入纯净水,放入榨汁机搅匀,就是以假乱真的鲜榨果汁。
5.周一的菜最不新鲜
一般的餐馆,周末的菜会比较新鲜,店家为了应对人流高峰,餐馆都会有充足的储备,但是,再精巧的计算也会有些许偏差,所以这就意味着星期一上馆子时,食材已经放了至少两天。
6.“秀色”并不“可餐”
许多餐馆中的肉使用了发色剂—亚硝酸盐。因此,餐馆在炒肉菜前,会对肉制品“润色”,这样炒出来的肉质鲜嫩,颜色也很好看。如果你点的菜肴过于鲜亮,那就很可能是“化妆”过的。现在很多菜谱都带图片,那些看起来过于鲜艳的菜,还是少点为妙。
7.滋补汤基本没营养
其实,现在市面上名目繁多的汤都是先用最便宜的大棒骨熬制成汤底,再加入事先煮好的猪蹄、乳鸽,出锅前加入党参、当归等气味重的中药来掩盖猪骨的腥味。
经常下馆子吃饭好吗 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外出就餐时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首先,油多盐多。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钠2200毫克),而下馆子的人一顿吃下去的钠就有2902毫克,一顿吃的量比推荐量一天还多。
其次,畜禽肉类太多。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日摄入畜禽肉类应控制在50~75克之间,而在外就餐一顿可平均吃进120克肉类,再加上水产50克以及蛋类,动物性食品摄入总量较高。
第三,主食相对较少且过精。人们下馆子更加偏爱精细制作的点心和面食,使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低。专家提醒,如果长期这样吃,势必导致慢性病高发。
下馆子必知的绿色营养主张 下馆子每周2次为限
尤其在夏天,很多食物都容易变质,所以饭店为了保证食物的最长保存时间,必然会加大盐的添加量,再者在夏季“苦夏”的人不在少数,为了能刺激食欲,各种调味品的味道都会加重,所以,在夏季下餐馆摄入的各种调料和添加剂都会比其他季节多,所以,下馆子的次数也应相对的有所减少。
多选蒸菜和拌菜
非要下馆子,也应该多选蒸菜,尽量不选油炸食品。蒸菜比煎炒烹炸的菜肴更加容易消化,没有接触高温油,营养保持好,蒸菜蒸的烂,对肠胃系统非常好。
注意荤素搭配
下馆子为的就是吃的好、吃的爽,可自己喜欢的点,却很少在意食物搭配,最常见的就是鱼肉一桌,可青菜却寥寥无几,这样的做法正好与人体的营养金字塔颠倒了。
所以,在下馆子时调一调自己的口味很关键,首先是要保证主食、水果蔬菜、鱼肉类、油脂都能摄入到,而这几样也恰恰是一日三餐都不能或缺的。
注意点菜数量
全球平均每年,因饥饿死亡的人数达1000万,每6秒钟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如果我们每天的食物减少浪费5%,就可救活超过400万的饥民!相信任何人看到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都无法再忍心倒掉盘中的食物。
一般来说,四个人吃饭,点3热1凉就刚好,五人到七人点5热1凉,八人以上按照人数减2的数量点,就应该足够了。
免费茶水受欢迎 劣质茶叶藏危机
不少中小餐馆,都会为客人提供免费茶水,大部分人也乐得享用。因为是免费茶水,食客大多不会在意茶水的味道,即使有时觉得茶水没有茶味,或者“味道怪怪的”,也不以为然。殊不知正是这种无所谓的态度给自己增加了健康风险。
这种“垃圾茶”大多是茶场陈茶翻新时筛下的碎末和茶梗,也就是所谓的“下脚料”。长期饮用可能引发血液和肝肾等脏器中毒,造成神经系统损伤,植物神经紊乱等。
海峡福建烹饪培训学校希望大家能更客观地看待那些餐馆美食,家常菜也许不如它们美味,但绝对更放心更营养,大家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尽量还是在家就餐。
